「愛,只求付出,不求回報」這句話有時候說出來,反而顯得諷刺。
我觀察到很多的父母經常把「我每天載你上下課,你知道我有多辛苦?」「我花那麼多錢給你補習,名次怎麼沒有進步。」這些話掛在嘴邊,當這些話說出口的時候,親愛的爸媽,有沒有想過這背後的涵義是甚麼?我想絕對不是「我很愛你」。「人」都是自私的,表面上這些話說出來,好像是為了孩子好,其實只是在突顯自己有多麼了不起、多麼地辛苦。不管是誰都是愛自己的,當父母因此開始顯露不悅的時候,孩子也會開始出現反抗的聲音,就雙方立場而言,當兩方想法不一致的時候,父母通常握有較大的權力,所以會要求孩子必須服從。每個孩子,都是含辛茹苦教育出來的,如果我們只是一直強調,自己有多辛苦,而孩子卻讓人很失望,任哪一個小孩聽了,都是讓人洩氣難過的一段話吧!
偏偏有多少的父母,不明白這一點,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,都是為了小孩好,可是從來不去反省,為甚麼一點效果也沒有?這些話,對於孩子的教育只有反效果,造成親子間更大的隔閡,是不是應該偶爾站在孩子的立場?也許他真的努力了,只是此時此刻,還達不到我們的期望,但是這並不代表,他們就該接受父母的情緒。親愛的爸媽,請適時地去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,若是忽略了這些細節,我們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,這些帶有責備語氣的話,請試著減少脫口而出的次數。我們會發現,當這些話不存在的時候,才是對孩子們最大的鼓勵。
每一次,當昱翔的成績退步了,名次也不像以前那麼好時,我第一個步驟是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,關心他最近是否發生甚麼事情;第二個步驟是自我檢討,由父母的角度來問他,是不是媽媽最近太忙了,導致沒有時間關心他;第三個步驟是我們一起共同討論,想出一個辦法來解決目前的問題。
全天下的父母都很辛苦,有時候爸媽會嘗試著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辛勞,但並不是一直對孩子嘮叨。利用一點小技巧,讓孩子多體諒父母親一點。從兒子小五之後,只要我有工作上的課程安排在假日或寒、暑假,我都會讓他跟著一起去上課,在旁邊當小助教,幫忙發講義或做一些簡單的事。這就是所謂的小技巧,讓他看到我工作的樣子,和學生對我的尊敬,間接讓孩子了解「媽媽的辛苦」,當然在這過程中,自然也會多了幾分對媽媽的敬仰。當他回家的時候,有幾次就告訴我:「媽媽,學校的老師講得沒有你好。」而且還會分享,把我課堂上所講的內容講給他爸爸聽。
試著不用語言,而是用行動的方式,讓孩子去了解,自己是很幸福的。當兒子開始崇拜爸媽的時候,順勢告訴他,要多讀點書才會像爸媽一樣。常有人說,他們很羨慕我和兒子間的關係。當孩子開始認同父母的時候,我們所說的話,他自然比較會接受;相對的,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,位置並不是那麼重的時候,他們對我們說的話也許就會置之不理。
其實讓孩子看到,父母在職場上的身份地位,至少讓他知道,有一些優點可以向父母學習,孩子自然而然的,就會要求自己。但我們不需要強迫孩子,必須變成跟我們一樣的人。這對孩子來說,其實就是最好的身教。◇
——摘自《原來,這才是溝通:用愛堆出滿級分》博思智庫出版提供
------------------
🏵️《九評》20周年👉🏻 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category/專題/退黨大潮
💎成為會員 📧訂閱電子報
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subscribe
🔔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
🍎iOS:https://bit.ly/epochhkios
🤖Android:https://bit.ly/epochhkand